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1.1座椅類軟部件:
座椅面料(織物、皮革、超纖皮):用精密落料模沖切出與座椅海綿貼合的“面料裁片”,需匹配座椅曲面輪廓,邊緣無毛邊(避免后期縫線開裂);
座椅頭枕/腰靠的軟質填充層(聚氨酯泡沫、記憶棉):用帶緩沖結構的沖切模(避免泡沫碎裂)沖切定形,確保填充層與面料、骨架的裝配間隙≤0.5mm。
1.2座艙覆蓋件:
車門內飾板軟質層(PVC表皮、植絨布):用復合沖切模一次性完成“外形落料+安裝孔沖孔”(如卡扣孔、揚聲器孔),精度需達±0.1mm,保證與門板骨架的準確對接; 儀表臺軟質包覆層(搪塑表皮):用異形沖切模(適配儀表臺弧形輪廓)切割,刃口需做“防粘處理”(避免軟質表皮粘連模具,影響切割平整度)。
1.3其他軟內飾件:
頂棚內飾(針織頂棚、隔音棉):用大尺寸落料模(部分車型頂棚寬度超1.5m)沖切整體外形,同時用沖孔模加工天窗開口、拉手安裝孔;
地毯/腳墊:用多層沖切模(可同時沖切地毯基材+隔音棉層),實現“多層材料同步切割定形”,提升生產效率。
汽車軟內飾材料多為柔性(如織物、皮革)、多孔(如泡沫、隔音棉)或易變形(如PVC表皮),沖切模需針對性設計,主要要點包括:
2.1刃口設計:切割織物/皮革時,用“鋒刃+微齒結構”(防止面料纖維抽絲);切割泡沫/隔音棉時,用“鈍邊刃口”(避免材料碎裂產生粉塵)。
2.2壓料機構:配備彈性壓料板(如聚氨酯壓料塊),沖壓前先壓緊軟質材料,防止切割時材料移位(尤其針對易拉伸的皮革、PVC表皮)。
2.3排廢設計:針對多孔類材料(如帶吸音孔的隔音棉),模具需預留“吸廢通道”,通過負壓及時吸走切割產生的碎渣(避免殘渣影響后續(xù)裝配)。
3.1精度保障:汽車軟內飾需與金屬骨架、電子部件(如氛圍燈、喇叭)精細裝配,沖切模精細需達±0.05mm,確保部件無錯位、無間隙。
3.2效率適配:汽車量產線節(jié)拍快(部分車型內飾件日產超2000套),沖切模多采用“多工位復合結構”(一次完成多道切割工序),單模次加工效率提升3-5倍。
質量穩(wěn)定:通過模具的精密導柱導套和“刃口耐磨處理”(如涂層、淬火),確保長期量產(通常≥10萬次沖切)后,部件邊緣質量、尺寸一致性無衰減
相關新聞